四川省地质局、容大集团、区调队、四川省容大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川地区调队、矿产勘查、测绘、地质公园、国土科技、地灾、容大矿业
文化建设 corporate culture
当前位置:文化建设 > 山川之英> 对话模范 | ...
分享到:
对话模范 | 陈宇:享受学习和挑战的过程
返回列表

陈宇,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一级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地震与地质灾害类专家库成员、眉山市安全应急专家,区调队技术学科带头人, 现任四川省天府容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陈宇长期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勘查设计及工程施工等方面工作和研究,先后主持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勘查(排查、调查)设计、评价(评估)、防治工程施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设工程施工等各类重大项目100余项。先后获四川省地矿局“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一项项的荣誉,见证着他近30年兢兢业业工作的汗水与心血。

1.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2年,时任区调队工程勘察院万州办事处主任工程师的陈宇,承担了三峡库区万州区污水处理工程、给水工程等多项岩土工程勘察(这是区调队企业化经营后首次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他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并且作为一名采矿工程专业背景的他,完整完成工程勘察项目也是巨大挑战。7月的万州酷暑难耐,陈宇带领项目组白天头顶烈日、穿梭于田间地头,开展地质勘查和钻探编录,晚上继续挑灯夜战整理资料、清绘图纸、编写报告,一边钻研技术规范,一边请教老师和前辈,边学习边摸索,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按时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成果资料顺利通过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监督站审查,获得勘察经费206万元。陈宇说,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做民生工程,也一直做攻关创新,在区调队转型升级过程中,他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挑战,也更有成就感!”

2005年,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的调查与区划工作启动,陈宇作为主要人员参与首批项目(德阳绵竹市)地灾调查与区划工作。他制定细致周全的工作方案,并带领项目组成员全面落实每一项工作,不放过一个疑点、不错过一个盲点、不留下一片空白区——累计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8处,填写各类明白卡757张,及时提出防灾措施建议及预案108次,有效避免了5815人因灾伤亡和5.46亿元财产损失,其成果获“优秀”级好评。2006-2007年,他又带领项目组远赴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开展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这是区调队首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项勘查项目。语言交流不畅,前期工作薄弱,加之缺乏项目工作经验……面对重重困难,他和团队一起想法克服,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最终顺利完成项目工作。谈及该项目,他记忆最深的,是那年中秋错过了开往县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就和同事在山上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


陈宇(右一)2007年新疆伊犁州开展地质灾害勘察工作

2.用专业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08年,“5·12”汶川地震袭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陈宇接到任务第一时间组织带领应急小分队奔赴北川、茂县地震重灾区,来不及唏嘘所见的满目疮痍,就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灾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中。此时北川途经唐家山至茂县的道路因山体垮塌阻塞及堰塞湖淹没完全中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又遇暴雨、余震不断。他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团队争分夺秒为打通北川-唐家山-茂县生命线及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工作提供安全保障。他最记忆犹新的,是项目组进入震区第三天夜里,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驻地准备休息时,突然感到地面晃动、房屋摇摆,周围不断传来“地震了!”的呼喊,他迅速翻出记录着震后地灾排查情况的笔记本电脑,一把抓起,才向安全地带跑去。“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先把电脑带出去,时间就是生命,这些数据要是丢掉了,不知道又要耽误救援多久!”2013年雅安“4.20”芦山地震、2017年九寨沟“8.8”地震、2019年宜宾“6.17”长宁地震……,每一次危难时刻,总能看到他义无反顾投入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身影。

“我们的工作能够实实在在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非常的意义。”2019年以来,我省相继经历多轮强降雨,多地地质灾害灾情及险情频发,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区调队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陈宇主动请缨,深入一线到成都、巴中、资阳、凉山等地,现场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处置工作,为地方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案,有效保护了2664人生命及2500万元财产安全,大大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履行了地质工作者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及减灾工作中的社会职责。

1817184894a64d887d2fe402444d3e8

陈宇(左二)“5·12”震后地灾排查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弄潮儿”

在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和地勘单位改革关键节点,陈宇依旧是那个带领团队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主动走向市场的“弄潮儿”。2012年,他主持区调队首个地灾详查项目——凉山州德昌县地灾详查项目;2018年,他带领团队逐步涉足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施工等新项目、新领域,为区调队开创了新的业务范围。面对新的挑战,陈宇总是以扛责在肩的胆魄,全程参与项目各个环节,亲自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刻苦研读规程规范,赶赴项目现场向技术人员讲授野外勘查工作内容、方法、技术要点、重点和难点等。同时,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对各类成果资料严把质量关,最终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得到了业主单位、有关专家及相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近年来,他深度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级示范工程申报与勘查设计,主持自贡市东部新城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铁连接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凉山水洛河新藏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巴中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巴中市2022年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点位建设及技术服务、西藏自治区2023年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梭罗沟金矿10号矿体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平昌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项目,涉及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工程施工等多个领域,他敢为人先、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影响着公司众多技术人员。在开展项目过程中,他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不断帮助新同志提高相关业务水平,为公司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也为公司开展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dfe3ef097e098c7365f9fe75c6606aa

陈宇(左三)现场指导如米沟排土场排洪洞施工项目施工

4.结束语

谈及他的挑战和创新精神,陈宇有着另一种解读:“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了解更多新的知识、技能,让工作变得更好,这就够了。”陈宇一直秉持学无止境、孜孜以求的精神,“学了不用,那更可惜了。所以遇到一些新的领域,就总想去试试。不求每一项都做到最好,享受学习、应用的过程,本身就已经非常令人满足的了!” (资料:陈宇;文字整理:李明哲)


发布时间: 2025-05-01      浏览次数:17       新闻来源:川地区调队       作者:李明哲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不仅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无法完美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和标准,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