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质局、容大集团、区调队、四川省容大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川地区调队、矿产勘查、测绘、地质公园、国土科技、地灾、容大矿业
文化建设 corporate culture
当前位置:文化建设 > 山川之英> 1988:寻金...
分享到:
1988:寻金的回忆(杜锡渊)
返回列表

在改革开放第十个年头的1988年,正是地矿系统改革的起步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已是整个地质行业经济紧张的开始。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地矿局领导在全局范围提出以找矿强队、富队的指导方针,区调队成立了金矿普查组赴川西高原,局成立指导组在现场分析指导。

1988年春节刚过,第一普查组由杜锡渊、徐志明、罗健、杨朝碧、朱应荣、杨兴彬、瞿世友、侯定义等组成,局协调组由苏承光、吴卫等住守炉霍现场指导及痕金分析。由于范围大,人员力量薄弱,要在甘孜断裂带上开展普查工作,又成立了第二普查小组,小组由范晓、廖远安、王好铁、田宝庆、罗甸光、张德林等人员组成。两小组还去新发现的甘孜丘洛金矿现场考查,了解矿石类型、控矿构造等。第一普查组在炉霍、道孚、雅安、理塘、稻城地区共计三年野外工作,第二普查组主要在甘孜、理塘断裂带选点开展野外工作一年。

一普查组在三年的工作中共计检查化探异常十处,矿化点7处,采集的痕金样品800余件,化学分析样品50余件。800余件样品都是小组在野外现场分析。由朱应荣同志打碎、研细、再经球磨机细研磨达200目后,由杨朝碧同志作痕金分析,发现有100PPb以上有金显示后再送局协调组处外检。

工作是十分艰苦,不管是严寒酷热,我们转战在各矿点及异常区,为解决资金困难,小组成员还与民工们一起挖槽,交通困难区人员步行到工作区。如在早堆要步行二日才到达,亚丁要步行一日。当时小组每年投资在3万元左右,可知资金是多么紧张。但经过同志们的努力,新发现了炉霍火龙沟雄雌黄矿、道孚县三公里的锑金矿点、木茹沟锑矿点、理塘县毛垭坝锑矿化带、稻城县早堆金矿点、亚丁毒砂矿等。这些矿点多数规模小、品位低,个别虽然规模大,但品位低。其中仅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是早堆金矿,赋存在断裂破碎带中,厚度约4,两件拣块样品分析,金含量都在3吨以上,但野外工作程度(控制程度)不够,此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普查二组当年对找金矿指示好的五个点进了野外工作,北上马尼干戈、玉隆,南下理塘伊津、马波拉卡(花岗岩型矿化),最终在距甘孜县城约10公里处(辉锑矿异常)嘎拉首次发现矿石转石,经分析金品位10.88吨、又发现辉锑矿脉,分析金量含12克吨,通过大量的样品采集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和岩石地层的综合研究对比,形成了很有价值的金矿普查报告,为甘孜嘎拉金矿的发现,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回忆为找矿强队的日子里,区调队早在80年代已树立了这种正确指导思想,我们是初步开始尝试。由于有这正确指导思路,在我退休以后,区调队仍是不懈的多年艰苦努力,终于新发现木里梭罗沟金矿,走上开发矿业的轨道,使我队逐步走向小康。

20092

发布时间: 2016-10-17      浏览次数:2065       新闻来源:川地区调队       作者:杜锡渊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不仅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无法完美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和标准,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