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质局、容大集团、区调队、四川省容大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川地区调队、矿产勘查、测绘、地质公园、国土科技、地灾、容大矿业
文化建设 corporate culture
当前位置:文化建设 > 山川之英> 新基地建设路漫...
分享到:
新基地建设路漫漫——关于区调队基地搬迁的回忆(郭达玖)
返回列表

从名山县水碾坝区调队老基地,搬迁到双流华阳协和村新基地,难,真的太难了。抗日战争花了八年时间打败了日本人。而我们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才把新基地建成,并搬迁完毕。到底难在哪里?第一是立项难。第二是资金短缺修建难。

 

一、异地建设区调队新基地的由来

 

1983年,四川地质局给区调队下达了编写《四川省区域地质志》的任务,当时局老总们在名山县召开了一次会议,对广大技术人员进行动员。不料,不少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包含了现有条件太差,要求调动工作的不少,大量的后顾之忧难于解决。首先是职工子女就学难,说真的,子女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否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对家长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其二是职工子女就业难。在名山水碾坝那个极其封闭的地方,要想找到工作的确不易。其三是就医难,得了小病也就罢了。患上大病,那可就麻烦了,要上雅安、成都去治,花钱不说,路途劳损,苦不堪言。其四职工生活极为不方便,到名山县城赶场,要走45公里路。只有星期天可乘大队客车进城买东西。职工戏称:星期天、周一过“地主”生活,因为星期天购的食品可饱口福,周二、周三过的是中农生活,周四、周五、周六过的是贫农生活(所买食物早已吃完)。其五交通不便出行难。特别是一般职工,出行赶客车,只能在马路边等待过往客车,那时可不象现在的客车招手即停。

当时作为主管生产的副队长,想到如果技术人员人心不稳,要求调走的人太多,这必然影响到技术工作的开展和地质成果质量。大事一桩啊,基地搬迁势在必行。更何况子女就学难,就业难,职工就医难,生活不便等,我自身也深有体会。

后来队主要领导决定,一定要搬迁基地。

 

二、选点

 

在何处新建基地呢?选点工作开始了。我们先后在雅安城、名山县城、温江、罗江、彭县、华阳等地进行了考察,为了解职工的心愿,我们还在队上搞了一个“全民”投票方案,集中在雅安与华阳进行比选,最后根据票数和从长远发展看,最终选定了距成都最近的双流县华阳镇协和村。放弃了部领导在雅安城建新基地的想法。

 

三、立项

 

新基地定点之后,申请立项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而立项的难度比选点更难。一则队上说了不算数,批准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二则是因为1983年部领导来队视察时放了话,名山现有基地可作为分队部、实验室使用,大队部、家属区可选在名山县城或雅安县城新建。此话一出,部、局有关部门在审批我队立项报告时,无疑是遇到了烫手的“山竽”。我们深知立项报告的批准的难度很大,便多次向局及有关部门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下作汇报和解释,但均未果。在此情况下,受大队委托,我和程可银同志于198510月下旬直奔北京地质部活动(因最初我们是以科研分队搬迁为由开展活动的,我代表大队,程可银代表科研分队)。真是上天有眼,我们遇上了一位说话办事直爽看上去很有魄力的人。我们向他汇报了立项难在什么地方后,他说“部长的话不一定句句照办嘛,申请立项的报告就交我这里,不必再往其他地方送。该办的事,我会为你们办的。”

说真的,在那个年代,他的讲话使我们感到有点惊奇,部长的讲话不一定句句照办这一说法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如照此办理,新基地批准的禁令将被解除。当然,我们心中暗喜,估算着立项报告的批准有望了,前后约半个多小时便离开了地矿部。回到位于地下室的旅馆,虽然有一丝丝寒意,但心却暖呼呼的。由于心情不错,加上有点冷,我和程可银同志买了一瓶二锅头,就着卤菜,高高兴兴地喝了起来。

后来在局、队的继续努力下,也可能是在部郑州基地会议指导下,于第二年异地建设基地的立项报告终于被批准。

不过还有一点还需说明的,即在立项批准前,我们就在名山县建行贷款,在华阳镇协和村征了部分土地,实际上是搞了一个“先斩后奏”。把生米煮成熟饭。为此。得罪了不少的人,他们说,四川地质局成立到现在,,几十年了,没有哪个队在立项批准前就自己干起来了,胆子也太大了。私下还有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的微词流传。后来部里来人到水碾坝,说局里要我写检查,我立马答应。只要批准搬迁基地我写十份、百份都行,哪里要,我就交哪里,不知怎么的,有关写检查一事,以后再无人谈起,我算躲过了这一难。

 

四、征地

 

新基地建设批准以后,即刻进入了正式征地阶段,虽说难度不很大,但麻烦事很多。

首先是征多少?多了,部、局不同意,少了,队又觉得不够用,算来算去,最后决定在30亩左右,一次性征完没有那么多钱,所以除第一次贷款征的约10亩地外,其余约20亩是分两次征完的。前后算起来,30亩地共征了三次,实验室后边的几亩地还是租用的。

征地次数多了,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也越多,为了把土地解决到手,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都得一一答应,件件照办。

搬家以后,有的职工对其征地位置提出了意见,说不该选在这里,因农药厂排污以后,臭气薰人,损害大家的健康,说实话,选地时农药厂并不大量生产农药,当初挂牌的是实验厂,生产实验并不排出大量污气、废液,随着该厂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逐步扩大发展成生产农药的厂家。大量生产,必然大量排污,影响了环境。为此,我们队和当地农民、武警学校等单位的人大代表,在县人代会上,还提出了议案,要求认真解决。此外,还请了省人大环境委的有关负责同志,亲临农药厂考查过。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

土地征了,修建第一幢(办公大楼)房屋已经开始,此时县里有关部门说,市规划院不同意,区调队进华阳新建基地必须重新论证,重新审批。我一听大事不妙,心想一定是哪尊大佛没有拜到。随即便往成都跑。车进别人大院,门卫都不让我们停在显眼的院坝里,叫往后停在靠厕所的边上。因为我们开去的是一辆破旧的罗马车。心里有气,还得笑脸请别人到现场考查。现场考查之后,办完招待,答应了别人的条件,得到的答复是,基地建设可以继续进行。

 

五、房屋修建

 

资金严重短缺,建房比立项、征地更难。由于要求搬迁基地的队很多,局拨的资金极其有限。从86年开始,共修了办公大楼、俱乐部(含礼堂、食堂)、一、二、三、四、五、六幢职工宿舍、单身宿舍、发电房、配电房、水塔、以及后来的实验室、车队,共花了八年时间。至于花园、球场、和后来修的黄金解析车间,全是队自有资金搞的与局拨基建款无关。

由于钱不够,单身宿舍修建时,按六层设计,打基础先盖了三层,住了几年以后,有了钱,再往上加盖三层。一幢房屋做两次盖,30亩左右的土地分三次征,约两万平方米建筑花了八年,这在四川地矿局的基地建设史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

因资金不足,部、局后来下达了新政策,办公和公用房除外,职工宿舍修建资金按622比例摊。即局拨60%,队自筹20%,职工出20%。修建时职工并未出钱,所有40%压力便落在了队上,为了搞好基地建设,那时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在过日子。

 

六、分房

 

迁往新基地前,住房分配是个大问题。在福利分房的年代,住房分配对单位来说,尤其是大范围的分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吸取了社会有关单位的一些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房屋尚未修好的情况下,采用了在图纸上分房的办法,分房方案先由职工代表开会讨论并通过,然后实施。基本内容是按工龄、职务、职称打分,以分排序,按序选房。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县团级领导住房面积70平方米,此级别以下为55平方米。(我们修建房屋时住房面积是严格按此规格设计的,否则局就不批)。队还据实际情况将离休干部、队级干部和高级工程师归为一类,即都享受县团级住房面积的待遇。并按上述顺序和打分顺序依次选房。

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分房相当顺利,在名山水碾坝队部灯光球场处挂牌分房。全队职工高高兴兴,仅用了一天时间便顺利分完。在分房的开始,有的职工仍有顾虑,未修的房子今后还修得成不?认为图纸上分的还不可靠,后来,轮到我选房时,选了当时还未动工的第三幢。一下子不少人跟了上来,纷纷选了第三幢。他们说,队长选了第三幢,肯定会修的不然他自己就没有住房。

 

七、搬迁

 

1993年职工宿舍全部修完,这以前,先修好的先搬迁,陆陆续续到1993年全部搬完。搬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局未拨一分钱的搬迁资金,队只得利用出、收队后的空闲时间,用本队车辆搬家。不管东西多少,一户一车。由于名山搬家领导小组组织得力,总的说来搬家虽显漫长,但搬得还算顺利。搬迁过程中死亡一人,是因为自己不小心站在车箱后去拖凳子,拖滑了,人失去重心倒下来,后脑触地,经成都急救中心抢救无效死亡。

 

八、天然气管道安装

 

这本来应在住房修好后立即进行,但因当时经济困难,无能为力,到1995年队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便于当年11月底安装天然气管道,签下每户4500元的安装合同,全队花去约100多万元。后来局拨了30万元,每户开初交1000元,局拨款到位后,每户返还500元炉具费。实际每户支出仅500元,到此为止,基地建设才能叫真正搞完。

 

九、新基地评价

 

新基地建成后总的评价是好的。用局领导在都江堰召开的基地建设会议上的话说,区调队有远见,行动最快,走在局各队的前边,第一个建成了新基地。

搬迁后职工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解决。子女就业方面,根据当初服务公司的统计,大概在100人左右,子女就学就更不用说了,现今读双流重点中学的,考上重点大学的,大有人在。更主要的新基地建好以后,为队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发展看,今天的区位优势更为突出。这是我们当初所没预料到的,队部对面开始修建南湖度假风景区。区调队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地铁以后要修到华阳,成都市向南发展的布局等等,都将会给区调队的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和生机。

同时,局领导也给新基地提出了批评意见:俱乐部(含食堂、礼堂)修得不好。所指并非质量不好,而是位置不好,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当初看到职工打着雨伞、烤着炉火看坝坝电影时,看到职工为了看场电影吃了午饭就拿着椅子在球场坝占位子的时候,觉得修个电影院是很有必要的,况且开职工大会时也用得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加速进步,电视机普及到家家户户,而今又有多少人花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呢?坐在家里喝着茶,想看什么电视节目就拨到什么频道。真是方便极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目光太短浅了。

2009110

发布时间: 2016-10-17      浏览次数:2611       新闻来源:川地区调队       作者:郭达玖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不仅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无法完美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和标准,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