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质局、容大集团、区调队、四川省容大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川地区调队、矿产勘查、测绘、地质公园、国土科技、地灾、容大矿业
党建园地
当前位置:党建园地 > 主题教育> 学党史:南昌起...
分享到:
学党史:南昌起义是“听党指挥”的生动体现
返回列表

来源:南昌日报 · 政经周刊作者:周根保

 

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什么在南昌城头打响?听党指挥,是解答这一历史命题的“金钥匙”。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从学习党史的视野,厘清南昌起义与听党指挥内在的辩证关系,对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的经验意义重大。

 

南昌起义,是挽救革命、挽救党的伟大壮举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武装斗争?

 

先听听毛泽东坦陈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上山打游击”的初衷。他说:“我是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再听听周恩来对南昌起义由来的回忆。1961918日,周恩来视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走过会议大厅,说:南昌起义是对的,本该早动手……直到7月下旬,汪精卫已经公开反共了,再不动手,连剩下的武装力量也保不住。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话深刻说明,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敌人屠刀下,认识了枪杆子的重要性;是共产党人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被迫拿起了枪杆子。

 

历史的真实记载,令人格外心潮澎湃——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1927……

 

据南昌起义研究者张侠在《南昌起义研究》一书中记载:1927725日,中央常委开会,同意了南昌起义计划;727日,周恩来在陈赓的掩护下,秘密到达南昌,把起义推进到发动的阶段。当晚,召开第一次前敌委员会会议,确定了起义相关事宜,决定把起义时间从28日推迟到30日;至729日,各方力量已云集南昌,起义计划只剩最后一笔……

 

7月31日晚,起义部队仍在静寂中,但没有一人入睡。午夜,12时过后,砰!砰!砰!城内某处清脆地响了3枪,这是指挥部起义的信号。到81日清晨,枪声逐渐稀落,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城内敌人全部肃清,起义军歼敌3000余人,缴枪5000多支,还有大炮数门。

 

起义成功了!

在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我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从这一枪开始,“听党指挥”——这个不朽的军魂,开始孕育、壮大、闪光……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共产党人的重任和担当,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根本原因。他说: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批判的武装不能代替武装的批判,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悟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从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悟出了只有拿起枪,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担当中国革命的使命,才能改变人民的命运,才能完成共产党的初心!

 

南昌起义的发动,是共产党人“听党指挥”的生动体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得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但中国革命怎么搞,一直处于迷茫的探索中。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把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组织和宣传工农运动上,放在帮助国民党如何壮大发展国民革命军上……

 

中国革命的航船,在共产国际的错误导航下误入歧途。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715日,汪精卫宣布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并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大屠杀,武汉地区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中国革命,在莫斯科遥控指挥下,一步步陷入困境。

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的屠杀,使中共对通过军事工作完成历史使命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

 

南昌起义的发动,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

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北京天安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目标。南昌起义,不仅诞生了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开端。

 

“听党指挥”,是南昌起义英雄壮举的根本动力

南昌起义打响前,中国共产党还未独立组织、领导、指挥过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反革命势力甚嚣尘上。在这严峻时刻,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选择是:要么任人宰割,坐以待毙;要么高举义旗,奋起反抗。

 

南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从血泊中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拿起枪杆子,继续战斗……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当年大多是身居要职的高级将领,是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把他们聚集到了南昌。他们的英雄壮举,堪称“听党指挥”的典范。

 

贺龙曾说:“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什么目的,而是当时我就选择了今后一生要走的道路,那就是坚决跟共产党走。作出这个决定,我花了七年的时间……我是农民出身,农民的苦难我是亲身感受过的,那时军阀政客争权夺利,腐败堕落,我感到只有跟着共产党,国家、军队和个人才有出路。因此下定了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决心,再没有动摇过。”

 

萧克回忆,朱德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立了很多战功。1922年朱德36岁时,已经当上了滇军旅长,金钱地位权利唾手可得。但就在这时,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学说和主张,毅然抛弃到手的高官厚禄,到德国学习先进思想。在德国,朱德与周恩来相识相知,并如愿加入共产党。后来,朱德从德国转到苏联学习,并在1927年来到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贺龙的坦诚,朱德的执着,凝集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听党指挥”、为民奋斗历史使命的真诚和执着。

 

南昌起义发生的许许多多故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革命先辈“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

在汪精卫步蒋介石后尘叛变革命后,共产党员叶挺何去何从,十分引人关注。叶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师长,每月有几百块大洋收入,又是北伐名将,战功卓著。面对国民党方面的利诱,叶挺毫不动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听党指挥投身起义之中。

据聂荣臻回忆,19277月中旬中央在武汉开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匆匆赶到军委传达,指定聂荣臻等三人组成前敌军委,聂荣臻为书记。前敌军委任务是先到九江,通知叶挺做好起义的准备。叶挺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向组织明确表示,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在南昌起义中,他率领的部队成为起义的主力。

 

南昌起义时,刘伯承是周恩来军事上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室曾深情回忆道:“开始参谋团没有人任参谋长,我就指定伯承做,起初他谦虚不肯答应,说‘我怎么领导你和叶挺、贺龙呀!’后来我说,‘一定要你做’,他才接了这个职务。”停了一会儿,周恩来又说:“伯承是在八一南昌起义立了功的,他一贯周到细致,作战指挥很有办法。”

 

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聂荣臻作出了特殊贡献。起义前夕,周恩来交给他一个任务,要他设法把驻在九江至马回岭的第25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聂荣臻单枪匹马来到马回岭,与第25师师长李汉魂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密谋策划,几乎三天三夜未合眼,靠孤胆与智慧,单枪匹马拉出来该师两个团和一个重机枪连。这支部队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的主力军之一。

 

在南昌起义中,彭湃、恽代英、谭平山等革命先辈,也留下了许多“听党指挥”的生动故事。南昌起义的史料表明,“听党指挥”,不仅是南昌起义的根本动力,也是革命先辈创造历史奇迹的力量源泉。朱德上井冈,就是有力的例证。

 

“听党指挥”,是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冈山的精神支撑

1927年83日,前委按照中央原定计划,率起义军开始了南征行动。因敌军围追堵截,起义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当时,失败主义笼罩全军,不少人主张分散活动,等待上级指示。而四周敌人共有5个师约4万余人,来势汹汹,企图扑灭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起义军处境极端险恶。就在这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朱德怀着对党的忠诚,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英雄气概,挺身而出,毅然担起将部队带出困境的重任。

1927年107日,朱德在饶平茂芝全德学校主持召开20多人参加的军事会议,针对会上有人提出要解散队伍的意见,他振臂一呼: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他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作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

 

朱德后来在回忆时说:“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的方向,不是采取过去占大城市的办法,而是实事求是,与群众结合,发动群众起义,创造革命根据地。”

朱德率领起义军北上西进转战历时半年之久,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描绘:“这支小小的革命纵队穿过闽粤赣的群山时,朱德表现了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决心。他们夜晚行军,白天就在丛林中露宿。不论是行军还是休息,那些要求解散部队的人和那些坚持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人,始终在激烈辩论……”

 

朱德曾说:“至于我自己,只要还有一个人和我留下来,我就继续战斗;就是这个人也开了小差,我敢说,我还能发动起另外的人。我拒绝向军阀主义投降。我已经选定了人民革命的道路,我要坚持到底。”

朱德朴实无华的心声,展示了他“听党指挥”的初心。可以说,这也是对朱德一生“听党指挥”最为准确的注解。

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是起义军走向农村,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实践——

 

在湘南起义中,起义军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第一次创造了起义军、农军和农民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第一次开展“插标分田”,把土地革命的口号落到实处;在智取宜章之后,着手创建工农革命政权,打出工农革命的红旗。

 

湘南起义,遍及二十几个县,百万人参加,革命风暴震惊全国。19283月,敌人组织7个师的兵力,对起义军进行联合围剿,朱德采取且战且退的办法,撤出湖南,直奔井冈山,实现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朱毛会师。

 

“听党指挥”,是从南昌起义开始孕育的不朽军魂

 

南昌起义,不仅开创了一个新时期,诞生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开始了铸造我军军魂的伟大实践。历史证明,南昌起义之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直作为铁血军魂被熔铸于军队建设之中。

南昌起义的全过程,始终贯穿了“听党指挥”的主线。

 

南昌起义史料表明,人民军队诞生之初,已初步提出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基本思想,规定了人民军队担负的重大任务,提出了人民军队革命纪律、政治建设等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党的作用高于一切”“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来源”等原则。起义后不仅任命了由中共党员担任的各级部队党代表,而且在军队设立了师、团党委、党支部,在连、营设立了党小组,体现了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

 

1927年8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并在大余休整几天,对部队进行整顿。大余整顿首先严明纪律,规定缴获的东西要归公,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整顿党、团组织,成立党、团支部。后来又根据当时面临的新形势,在崇义上堡整训中,对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朱德后来回忆说,通过这次整顿,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

 

粟裕在追忆这段历史时说:“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核心模范作用,加强政治教育作用,是使部队重新焕发生机的唯一途径。当时部队还有党、团员五六十个人,党、团员人数不到群众的十分之一,但在重新登记后,健全了党、团组织,党、团员被派到各基层连队去,政治工作也加强了,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这时全队虽只有七八百人,比起从饶平出发时,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但部队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已成为不灭的革命火种,这就为以后开赴湘南、奔上井冈山,打下了牢固的政治组织基础。”

 

南昌起义参加者杨志成,在回忆起义军这段艰苦的日子时说:“回想起来,当时部队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起着作用,那就是党的坚强领导。记得在那最困难的时候,战士们常常看见朱德、陈毅等负责同志,他们穿插在行军行列里,肩上扛着动摇分子扔下的步枪,或者挽扶着病号,他们一面走一面和士兵讲解革命道理,指出革命的前途。沿路上,党代表陈毅同志曾经不止一次召集我们这些党员谈话、开会,要求党员们切实掌握好部队……这样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混乱和动摇渐渐减少了,终于将这支部队保存了下来。”

 

历史雄辩地告诉后人,起义军千里转战,最后登上井冈山与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的艰难历程,就是“听党指挥”的生动注释。

 

历史已经证明,保留下来的这支七八百人的队伍,是大浪淘沙的真金,是南昌起义军的精华,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党的坚定信念,他们个个是“听党指挥”的践行者,人人是军魂铸造的亲历者。

 

“听党指挥”——这个重大的建军原则,从“南昌城头一声枪响”那一刻起,开始成为我军不朽的军魂。

 

结语

有人曾经问,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所剩无几,在短短二十二年后,它依靠当初的那点“星星之火”,成功建立了新中国,靠的是什么力量呢?

靠的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

靠的是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他又强调: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

 

这不仅是对南昌起义、人民军队成长史的总结,更是对建设世界一流新型人民军队的庄严宣示。

南昌起义的伟大壮举,生动诠释了“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的伟大真理。

回望南昌起义那段难忘岁月,不难看出,人民军队由弱到强,从苦难到辉煌,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听党指挥”!

“听党指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军不变的军魂。

“听党指挥”——这个刻印在南昌起义将士灵魂深处的鲜明标记,已经穿越历史时空,在人民军队90余年的历程中,熠熠生辉。

 

(作者周根保,系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南昌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策划、南昌市史志办编审)

发布时间: 2021-11-05      浏览次数:5240       新闻来源:川地区调队       作者:周根保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不仅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无法完美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和标准,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