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质局、容大集团、区调队、四川省容大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川地区调队、矿产勘查、测绘、地质公园、国土科技、地灾、容大矿业
文化建设 corporate culture
当前位置:文化建设 > 山川之英> 平凡的日子,不...
分享到:
平凡的日子,不一样的人生
返回列表

导语:刘虹强,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区调队工作,听说区调所是区调队的旗帜和方向,区调所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怀揣着梦想选择了区调所。转眼一纪时光,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地勘和水工环专业的双高工技术骨干。期间主持和承担了区调、矿调、工程地质、科研、文旅等十余个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并编写专著一部。

多彩的地质人生

20096月,26岁的刘虹强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从技术员逐步成长为能独立主持开展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始终不变的是,他对这份工作的坚持、执着以及对野外工作的无比热爱。


刘虹强在川藏铁路项目野外地质调查

“还清晰地记得2009629日从学校到单位报道,还没来得及熟悉单位环境,就和时任区调所副所长徐天德一起到西藏开展区调工作。尽管在校期间也协助导师参与了一部分野外工作,但是,心中仍是惴惴不安,山高路远,条件复杂,野外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能否将书本上的东西直接拿来用?怎样才能更好开展工作?”面对超强的工作强度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刘虹强没有退缩。他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主动要求带一个民工沿着大家跑过的路线、剖面,重新学习。就是靠着这股执拗劲,不仅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当时项目的老前辈们对这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小伙子另眼相看。

2012年,地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项目每年的工作任务很重,经常是一个项目还没有结束,新的项目就要开展,此时的刘虹强也逐渐成长为项目的技术骨干,开始担任项目技术负责。这一年,区调所中标青海沱沱河1:5万矿调项目,将在被称为“生命禁地”、“世界第三级”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开始进行5万区调工作。刘虹强主动请缨进入该项目,到最艰苦的地方开展工作。他在回忆这段过往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冷”。

“刚过完年,下达任务书后,项目紧张而有序地准备出队物资,由于去的地方是人类从没涉足的地方,没有通讯,没有道路,没有持续的后勤保障,就连工作区范围都只是一串经纬数字,全要靠我们自己去找工作区,去找宿营地,去找路以及饮用水等,可想而知困难有多大。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我们就出发了。真正的考验是从车队进入可可西里开始的。为了赶在冻土解冻前开展工作,我们都是23月份进去的,所以,无人区里面气候极其恶劣,气温可骤降至零下40℃。第一天我们体会到了天气带来的酸爽,车辆在暴风雪中前行,不时还要下车解救陷入雪坑的车辆。就这样,走走停停,花了3天时间才到达工区。到达工区后,发现困难比想象的多得多,带进去的新鲜蔬菜都冻坏了,我们就只能吃咸菜和面条,没有饮用水,我们就喝融化的雪水,看着融化后的雪水黄黄的,大家还开玩笑说加点糖就是咖啡嘛。晚上睡觉对每个人都是一种折磨,好不容易睡着了,没一会就会被冻醒,一晚上就在与寒冷做斗争。早上起来的时候,睡袋上、胡子、眉毛、头发上满是白花花的冰花,都快成圣诞老人了。开始工作的时候才发现,用于工作的掌上机屏幕在极低温下都炸裂了,但是,对我们干地质的人来说,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退缩、当逃兵,不然干地质你是坚持不下来的。” 从他的谈话中,对可可西里的艰辛和危险体会不深刻,但我看到的是一个自信、担当、敬业的男子汉。

驰骋在可可西里腹地


他经常说,技术负责、项目负责就是一个团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不仅仅要把工作做好,还要把项目成员当做家人一样照顾好。说到这里,不善言辞的他就打开了话匣子。“项目在2018年后开始转型做一些地质工程、文化旅游调查等项目,在承作邛崃和营山的文旅项目时,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我白天带领大家跑外业,晚上在宾馆通宵达旦地整理数据,就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了1个多月,顺利完成了2个县的文旅调查项目,并且得到业主方一致好评,其中,邛崃市还获得天府旅游名县的殊荣。也许是机缘巧合,工作期间,在宾馆工作的阿姨看到我们这群忘我工作的年轻人,不由得感叹道‘现在这种年轻人可不多了,有没有还是单身的?’作为项目负责的我,立马想到这是好事啊,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最终帮助项目中的技术骨干解决了终身大事,在区调所传为佳话。”

如诗如画的地质人生

做地质工作的人,首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才会给艰苦的地质工作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历数过往,跨越千里,从富饶美丽的天府之国出发,到天高地厚的西藏,从母亲河发源地源远流长的青海,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新疆,平凡的过往中,是一次次工作的锤炼和成长,也绘画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引大济岷项目部合影(右三)


第一站:天高地厚的西藏。西藏,是很多人一生都向往的地方,刘虹强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到了这个神秘且富有诗意的地方工作。在这里开启了他人生的新阶段,同时也开启了他如诗般的地质人生。踏足西藏,不由感叹地质人是大山的孩子,是天空的雄鹰,是辽阔草原的精灵。

第二站:源远流长的青海。青海,是母亲河的源头。然而在他的地质人生里,书写了可可西里的荒芜和寒冷,玛沁-索呼多的风雪和夜空,更有那巴干贡巴的草原和牛羊。

第三站:大漠孤烟的新疆。塞外新疆是热情的,也是残酷的。热情的是人,残酷的是环境,是那浩渺千里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也是那寸草不生、雪山刀锋遍布的西昆仑。这就是地质人写在诗里的寂寞,踏在脚下的路。

第四站:天府之国四川。虽然他不会说四川话,但是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四川人。天府之国的魅力无需多言。他的地质人生在四川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茶布朗让他书写了《九龙瀑》的奇观,感叹“云绕山巅如发髻,瀑挂前川似碧席”的豪放;川藏铁路让他探寻了金沙江畔与世隔绝的静谧,才有了《克日乡游记》那“夫陶潜之桃源乎,恍若隔世”的欣喜;引大济岷穿梭那雪后的竹林小径,让他有了“望远山冰封立千仞,雪满漫万丈,入深林残雪折千竹,空径留万步”诗韵。


后记

作为区调所转型升级项目带头人,刘虹强将和他的团队一起去迎接一个个未知的挑战,描画出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多彩地质人生。刘虹强只是新时代地质人的缩影,为了实现容大集团持续高速发展的目标,他们坚持、奋斗在野外一线。他们淳朴、可爱,他们努力、奋进,他们是我们区调队最帅的男人!(撰稿 林美英 素材提供  刘虹强 )

发布时间: 2022-06-13      浏览次数:2774       新闻来源:川地区调队       作者:林美英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不仅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无法完美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和标准,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